曾漂浮在数字世界的碎片……连接虚拟与现实[朴美蘭 窃窃私语的画作]

曾漂浮在数字世界的碎片……连接虚拟与现实[朴美蘭 窃窃私语的画作]

 

朴美蘭(策展人)

 

 

“有一个生下来就都要闭眼的村庄。村民们都被魔女诅咒了……”

 

卢相镐(1986-)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是将清新的水彩毛笔画的绘画一起上传到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的方式。精心添加了清凉补色的绘画与故事相融合。文章和图片在网上像口传一样传播出去。在每时每刻更新的动态上,故事有时会毫无结果地消散。有些被忘却了,而另一些只留下了破碎的场面。但是即使没有结尾也没关系。很多人喜欢卢相镐每天上传的作品。在人们想知道结局的时候,他已经编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好像是要让我们知道网络就是这种地方,这里的创作就是这样被消费的。

 

被引用的第一句话也是2014年国立现代美术馆的展览《青春摸索》中展出的作品名。该作品在由弘大前被丢弃的手推车改造而成的“童话故事马车”内部展出。黑暗的马车里放着包含故事场面的许多画作,观众只能用手电筒照亮画作的一部分。就像世界上流传的传闻,也像朦朦胧胧的歌词,偷看到故事的一部分的人各自用想象填补了空白。其中好奇心强的人就会访问艺术家的网络账号。

 

 

#互联网之后的美术——韩国后网络时代

 

以网络为基础的美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网络艺术”之名登场。这种美术就是指使用在网络上发现的材料。核心在于其成果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模仿,而且要完全消除对原始材料的争议。此后,纽约的艺术家玛丽莎·奥尔森 (1977-)以“互联网之后的艺术(2006)”和“后网络艺术(2008)”这样的词汇,提出了同时代基于网络的美术的统称。该潮流的艺术家代表阿蒂·维尔康特(1986-)将后网络艺术描述为“强调技术媒体物质性的新媒体艺术与重视无形创意的概念美术之间的美术(2010)。”

韩国美术界是从21世纪1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后网络群体的。主要是指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们也是“新生空间”活动的主力人群。这是指年轻美术家设立和运营的独立展览空间。从制度圈外运营这一点来看,与前辈一代的“替代空间”相似,同时还将重点放在网络活动上,具有差别性。线下展厅设在没有智能手机地图软件就很难找到的市区闲置空间。在社交网络上建立合作关系的一面也很突出。

 

这一代的美术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模拟和数字这两个阶段。他们通过幼年期的纸质书学习了世界,伴随着青少年时期网络普及而成长,成年后又有了智能手机。在韩国美术大学接受了以绘画、雕刻、版画等传统表现手法为中心的教育,但通过网络同时掌握了国际趋势,探索新的表现形式。这一代人既对数字技术感兴趣,还怀念模拟。卢相镐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模拟世界的数字游牧民——卢相镐的混合图像

 

卢相镐在网上连载般展示的画作被称为“日常絮语(2011~)”。每天习惯性地画一张A4尺寸的作品,如今已经成了数千张规模的连作。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素材,是因为画作的材料是在网上传播的信息。出现后又消失的消息、低像素照片和没有主人的故事成了他的灵感。

 

卢相镐的画作是往返于数字和模拟之间的混合图像。工作就从打印出随机收集的数字图像后使用复写纸抄在纸上开始。在绘画旅程中,将原始图像重组成与原来完全不同的作品。完成的画像复印件会重新上传到网上。这是以模拟方式重新诠释数字信息后,再次转换成数字的操作。换句话说,这就是在利用数字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模拟形式的态度。因为他是立足于模拟世界且活在当下的数字游牧民。就是用现实的身体消化每个瞬间挥发的虚拟世界属性。

 

“日常絮语”已扩展为以《畅销故事书(2016~)》为题的油画连作。这就是在大画面上密密麻麻地排列众多图像,创造出巨大世界的方式。画面让人联想到充满数字文件的巨大云端。以当年联名个人展为起点,作者不再创作文字故事。这是为了专注于探究同时代图像消费方式的作品世界主题。

 

#因为无法触及而神圣的图像——《Holy》

 

卢相镐今年制作的新作将在首尔阿拉里奥画廊亮相。从2月1日起进行的“浪漫反讽”是该机构从昭格洞搬迁至苑西洞重新开馆后举办的第一个团体展。参展作品的标题都是《畅销故事书4-Holy(2023)》。卢相镐把自己想象成“灵媒”。因为工作过程就像把虚幻的幽灵翻译成现实的语言一样。想起了两个世界的边界发生的奇迹般的事情。这是针对因技术错误而出现的数字图像或双手创造的意外痕迹的。画家给没有实体的事物赋予物质性的心情与人们追求神秘信念的渴望相似。

 

虚拟想要成为现实,而现实却把虚拟视为神圣。在银幕模仿可触摸的现实时,画家则为了幻影而奋斗。卢相镐最近经常使用喷笔。这是代替毛笔,以喷雾形式喷颜料上色的工具。可以适当地隐藏手的痕迹,获得像数字一样光滑的画面。另外,还可以在画上涂抹特殊颜料和石膏等质感厚实的材料。这是强调与数字形成对比的绘画物质性的反尝试。

 

规模最大的参展作品是两个画布并列绘制的画作(图1)。丰富多彩的图像填满了画幅。仔细观察两幅画的连接部分,就会发现稍微错开的不协调性。卢相镐在扩大绘画尺寸的过程中,一直思考该如何保持每天的基本单位。将一个画面划分为几个区域后,分别抽出一天的时间绘制。因此,每个部分都出现了时差。在表达上出现了差异,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强调这种差异很有意义,所以就没有将画面的边界完美地连接起来。

 

一幅画有睁大眼睛的房子的画作,是他将从网上发现的住宅区风景和人物照片重叠后绘制的(图2)。在结合两个毫无关系的图像的过程中,画家的主观想象力介入其中。画面左下角像落叶一样堆积着粉红色的心形图像。这是人工智能(AI)绘制的图像。将特定语句输入AI程序,获得数字图像后,再进行临摹。另一幅画上也出现了与AI合作绘制的兔子(图3)。这体现了作者在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有关数字时代创作主体的烦恼。

 

 

烟囱里冒的烟像耀眼的广告气球一样飘荡(图4)。有一段时间经常出现的舞动的气球也变得很陌生了。今天的广告在YouTube频道中、在Instagram动态上、在网络新闻的腰间获得了更大的收益,所以那些气球也不再有拼命舞动的理由了,也并不是很怀念。因为世界是变化的。站在虚拟现实时代开端的我们有多好奇,就有多踌躇。就像一直以来对神秘的事物一样。卢相镐的画作好像在诉说着:我们的世界已经变成这样了,所以就奋不顾身地尽力游走吧。

 

 

 

Korean-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text is 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Culture, Sports and Tourism and Korea Arts Management Service.

 

2023年2月4日
105 
/ 403